利率走低也难挡投资者的认购热情。此前,储蓄国债票面利率已经过多轮调降。以3年期和5年期储蓄国债(电子式)为例:2023年以来,3年期储蓄国债(电子式)利率从3%下降62个基点至2024年第一期的2.38%;5年期储蓄国债(电子式)利率从3.12%下降62个基点至2024年第二期的2.5%。
谁在投资储蓄国债?老年人是认购储蓄国债的主力。据统计,55%的储蓄国债投资者年龄超过60岁。“大爷大妈排队买国库券”是许多资深银行员工司空见惯的场景。
今年以来,储蓄国债大受追捧。3月10日,2024年第一期、第二期储蓄国债(凭证式)发行,最大发行总额合计300亿元,投资者排队抢购;4月10日,2024年第一期和第二期储蓄国债(电子式)发行,最大发行额合计450亿元,线上额度放出不久即告售罄。
“‘一债难求’主要是因为需求旺盛、供给相对不足,所以我们下一步要研究适当增加发行规模。”李先忠透露,为进一步满足投资者购债需求,财政部将密切关注储蓄国债的供需关系变化和销售情况,研究适当增加发行规模。
李先忠表示,财政部将研究进一步调降单人购买限额,使储蓄国债能惠及更多投资者。同时,在保障柜面销售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储蓄国债(电子式)的信息化服务水平,稳步增加储蓄国债(电子式)网上和手机端销售额度;加大宣传,引导更多投资者通过网上和手机端购债,改进购债体验。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储蓄国债是一种兼具安全性和收益性的投资产品,适合偏好稳健收益、对流动性要求不高的投资者。目前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市场投资收益下滑,储蓄国债更受市场欢迎。
储蓄国债代表国家信誉,保本保息、收益稳定,因而长期以来受到广大投资者特别是老年人的青睐。“一些老年人‘有钱有闲’,一方面有空余时间提前排队等待,另一方面有一定积蓄、出手就是大笔金额,很快就能把网点销售额度买空。此外,老年人的投资风格比较稳健,更信赖国债这类低风险的理财渠道。”某大型商业银行北京分行的90后柜员李文浩说。
储蓄国债收益水平也不错。虽然利率走低,但相较大型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仍维持小幅占优态势,不过对比中小银行定存利率并不占优势。其安全性、稳定性等特点依然对部分群体具有较大吸引力。
作为一种“准存款”,储蓄国债常被拿来同银行定期存款作对比。目前,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的三年期定存挂牌利率为2.35%,储蓄国债小幅占优。降息预期之下,不少银行中长期大额存单“断货”,间接减少了5年期储蓄国债的可替代品。相较于银行定期存款,储蓄国债还具有投资门槛较低、按年或一次性付息、利息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等优势。
此外,财政部还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优化储蓄国债(凭证式)额度分配机制,更好匹配有实际需求的网点,并研究优化凭证式和电子式两种储蓄国债发行比例的中长期安排,更好满足投资者购债需求。
4月份以来,受部分银行降低存款利率、暂停销售大额存单等因素影响,储蓄国债关注度进一步提高。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发行的储蓄国债(电子式),发行首日即售出计划发行额的99.7%,进度明显快于近几年的平均水平。
“单人单期限购300万元,网点额度总共才120万元,实际等于不限购。如果前边排了十几位你才来,估计就没戏了。”正在排队的刘大爷说。
之后几期还买不买?一些投资者表示,这取决于收益有多高。北京90后白领刘毓明告诉记者,自己将视后续发行安排进行规划:“5月这两期和4月利率一样,但凭证式不好抢。我打算等6月10日的电子式储蓄国债业务公告出来,看看当期的票面利率有多高,再决定买不买。”
此外,储蓄国债具有提前支取可以靠档计息的优势。投资者办理提前兑取,按当期国债实际持有时间和相应的利率档次计息,并按提前兑取本金的千分之一向承销团成员支付手续费。因此,当储蓄国债投资者急需用钱时,可以通过靠档计息保住一部分利息收入。
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商业银行存款利率有下探趋势,将进一步凸显储蓄国债投资优势。此外,储蓄国债额度分配机制和购债体验也将进一步优化。
目前,中国储蓄国债分为凭证式和电子式两种。凭证式通过银行网点柜面销售;电子式既可在柜面销售,也可通过网上(手机)端销售,销售额度可在不同银行间、银行内不同网点间、柜面和网上(手机)端间灵活调剂。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此前表示,当前政府债券发行成本低,居民持有政府债券比例较低,购买政府债券还有提升空间;今年将推动银行加大向居民销售政府债券的力度,为居民提供更多兼具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投资产品,进一步疏通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多元化渠道。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次该网点分配到的储蓄国债销售额度为120万元,其中三年期、五年期各60万元。“我们这里是9点钟开门,7点钟就有大爷大妈来排队,今天大概率能卖完。”工作人员说。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认为,政府债券应面向柜台销售渠道增加投放额度,使更多投资者和居民受益。“应优化金融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系统,结合线上和线下优势,提升居民投资地方政府债券和国债的便利度。”杨海平说。
从柜面销售看,多数银行销售时长超2小时。从网上(手机)端销售看,由于这种购买渠道可同时容纳更多投资者购买,销售更加集中,部分银行网上(手机)端出现了瞬时供需矛盾,32家银行的网上(手机)端销售时长平均约半小时,“有2家银行销售时长不到1分钟,基本上是秒光,另有7家银行是6分钟内售罄。”李先忠说。
李先忠介绍,老年投资者偏好在柜面购买,为更好保障这部分传统客群的购债需求,储蓄国债(电子式)在发行首日销售额度向柜面适度倾斜,首日柜面销售额度占各银行基本销售额度的60%。因此,柜面认购需求基本能够得到满足。
李先忠表示,由于各网点客户群和客户需求不同,储蓄国债(凭证式)销售额度在各网点间实现灵活调剂还存在一定困难,造成部分网点出现供需矛盾。“比如,在3月份储蓄国债(凭证式)发行过程中,某大型商业银行北京分行首日总体销售进度是70%,每期国债销售一共是10天,首日销售进度是70%。但在北京的466个网点中,有14个网点在半小时内售罄,就可能造成在网点柜面排队的部分投资者没有买到国债。”李先忠说。
投资者总体认购情况如何?财政部国库司司长李先忠表示,今年3月至4月,储蓄国债发行情况总体平稳,但也存在局部供需矛盾。
超次元学院第一季下载“刚放额度就秒没”“线上根本抢不到”……今年以来,国内投资者积极认购储蓄国债,一些银行网点出现“一债难求”情况,手机银行代销的储蓄国债(电子式)更是“手慢无”。有关专家指出,国债销售有利于增厚居民“类利息”收入,近期储蓄国债受追捧,也反映出国债在经济运行中的影响力日益提升。
超次元学院第一季下载在哪下载安装?超次元学院第一季下载好用吗?
作者: 春来无声 06:07853.85MB
查看279.22MB
查看50.6MB
查看297.69MB
查看513.90MB
查看616.18MB
查看614.49MB
查看117.59MB
查看465.73MB
查看209.31MB
查看460.43MB
查看502.87MB
查看713.67MB
查看211.13MB
查看461.37MB
查看903.88MB
查看515.13MB
查看343.40MB
查看779.65MB
查看899.98MB
查看339.80MB
查看977.27MB
查看381.77MB
查看171.37MB
查看621.74MB
查看681.31MB
查看204.93MB
查看756.12MB
查看473.63MB
查看515.95MB
查看700.50MB
查看496.30MB
查看928.33MB
查看640.17MB
查看917.95MB
查看785.66MB
查看237.22MB
查看990.51MB
查看984.94MB
查看864.87MB
查看481.41MB
查看570.15MB
查看691.87MB
查看477.21MB
查看706.57MB
查看112.89MB
查看773.53MB
查看211.62MB
查看770.62MB
查看653.44MB
查看860.34MB
查看534.12MB
查看571.44MB
查看567.27MB
查看891.75MB
查看155.65MB
查看647.30MB
查看818.40MB
查看182.42MB
查看587.37MB
查看652.69MB
查看702.48MB
查看343.22MB
查看795.33MB
查看326.25MB
查看968.98MB
查看267.55MB
查看625.16MB
查看183.74MB
查看344.70MB
查看407.81MB
查看928.41MB
查看821.69MB
查看909.56MB
查看958.61MB
查看546.56MB
查看565.74MB
查看868.72MB
查看496.91MB
查看309.52MB
查看976.85MB
查看812.79MB
查看186.41MB
查看909.64MB
查看622.49MB
查看507.74MB
查看711.24MB
查看418.14MB
查看631.48MB
查看149.43MB
查看403.82MB
查看620.30MB
查看739.40MB
查看866.56MB
查看124.72MB
查看716.65MB
查看922.91MB
查看401.43MB
查看811.10MB
查看308.55MB
查看439.51MB
查看929.35MB
查看368.14MB
查看390.66MB
查看
295 新乐fs
我的电子布洛芬(电影版)➬
2025-06-30 07:25:24 推荐
149 188****1458
夏天读到的第一本好书➰
2025-06-29 10:50:19 不推荐
533 152****9824
中国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吗?➴
2025-06-29 08:36:43 推荐
41 公主的搞怪照片
中国刚开启“通缩繁荣”时代➷
2025-06-30 20:57:56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