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共识,离不开全社会的自觉参与。衡水湖项目中,以沉浸式体验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项目实施之初,可持续发展教育在中国尚属新的观念。
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德国政府贷款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是中德财政合作“生物多样性及自然资源保护”框架下的项目之一,实际利用德国政府贷款1120万欧元,赠款20.5万欧元,配套资金855万元人民币,实施期为2016年5月至2022年6月。
其次,衡水湖水资源管理得到改善。在专家团队指导下,保护区利用水平衡方程计算结果替代原有的经验管理模式,以预测湖泊季节性水位变化并规划补水需求,提高了湿地管理水平。
第三,改善保护区湿地生物多样性并加强了栖息地管理。专家团队确定和标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区域;设立季节性禁入区,保护青头潜鸭的繁殖地;完成18.19千米湖岸线的近自然修复,占衡水湖岸线总长度的34%。
作为中德财政合作“生物多样性及自然资源保护项目”的一部分,“衡水湖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以下简称“衡水湖项目”)的实施为这块湿地带来了哪些变化及长远影响?此举又为全球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了什么新的经验和模式?中新社“东西问”近日就此专访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首席专家、河北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站长张曼胤。
项目实施期间,衡水湖记录到的鸟类由2016年的323种增加至2022年6月的332种,新记录到9种水鸟,包括白尾海雕、遗鸥、红胸黑雁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截至2025年6月,衡水湖观测记录到的鸟类已达336种,每年有60余种鸟类在此越冬,数量最多时超10万只。自2021年起,每年秋冬迁徙季节,衡水湖开始形成较为稳定的“鸟浪”景观,最大种群数量达万余只。
衡水湖项目主要实施了以下五项内容:一是水管理与水体的生态恢复,包括王口闸修缮、小湖隔堤生态修复、盐河故道橡胶坝建设等;二是湿地生态修复与管理,包括青头潜鸭专项保护、管理与巡护和社区参与下的保护区管理等;三是监测与专项研究,包括生物多样性、气象、土壤、水文水质监测、地理信息系统与数据库系统开发与应用;四是可持续发展教育,包括梅花岛自然体验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教育活动推广与研究等;五是能力建设,包括工作人员培训等。
近年来,前来衡水湖研学旅游的游客突破300万人次。这种将生态教育与旅游相结合的模式,促进了保护与利用的双赢,为其他地区的生态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板。(完)
张曼胤:衡水湖项目在提高中国鸟类保护影响力、改善栖息地质量、打造自然体验基地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成为中国生态环境部2022年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在2024年中德财政合作对话论坛上,该项目从实施的300多个中德财政合作项目中脱颖而出,被评为17个优秀项目之一。
梅花岛作为衡水湖项目的重要建设区域,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建设多感官体验设施,打造以青少年为主体,同时兼顾其他游客的自然体验基地。岛上设置了地下探秘、仿生鸭巢、沉水廊道等多个体验站点,为游客创造了全方位的生态体验空间。
在实施保护措施前,衡水湖青头潜鸭种群数量的基线值为个位数。最新的全国青头潜鸭越冬同步调查结果显示,衡水湖青头潜鸭种群数量为120只,在中国76处青头潜鸭越冬栖息地中,衡水湖是16个数量超过30只的栖息地之一。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伙伴关系协定(EAAFP)秘书处将衡水湖保护区,列为“世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重要栖息地”并授牌。
张曼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湿地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首席专家,河北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站长。主要从事湿地生态过程与功能、湿地监测与评价、湿地修复与适应性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主持科技支撑专题、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林业技术推广等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参与出版著作10余部。
十六岁,是四代目水影位于河北省衡水市的衡水湖面积75平方公里,是华北平原保持沼泽、水域、滩涂、草甸和林地等完整湿地生态系统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的重要驿站。它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一颗“蓝宝石”,背后有一段中德财政合作的佳话。
中新社记者:中德财政合作“生物多样性及自然资源保护项目”是如何发起的?具体到“衡水湖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有哪些细分内容?
张曼胤:在衡水湖小湖隔堤区域,集中生活着被称为“鸟中大熊猫”的青头潜鸭。青头潜鸭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危(CR)等级,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最受关注的鸟种之一。近期完成的全国青头潜鸭越冬同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青头潜鸭种群数量仅2555只,种群数量非常有限。
第四,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建成梅花岛可持续发展教育(ESD)中心,每年来此开展研学、自然教育的学生达2万余人;出版《中德财政合作河北衡水湖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可持续发展教育(ESD)指南》。
第五,建成湖泊和保护区综合监测系统。开发了地理信息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数据库管理系统;项目执行机构与8家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建立和运行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监测系统。
通过项目的实施,衡水湖水质常年稳定在地表水Ⅲ类标准,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衡水湖物种名录不断更新,水鸟种类和数量均显著增加。
首先,衡水湖项目制定了保护区参与式管理计划,包括衡水湖生物多样性和栖息地管理计划框架、衡水湖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调整建议书以及衡水湖青头潜鸭保护行动计划等。后者是国际首个地区性青头潜鸭保护计划。
衡水湖项目创新性地在保护区划定季节性禁入区,在青头潜鸭等珍稀濒危物种的繁殖季节对其栖息地进行季节性封闭管理,严禁人类活动干扰,以适应其繁殖需求。这种以鸟类栖息为核心的灵活保护模式能够实现更精准的时空管理,达到更好的保护效果,可为其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借鉴。
十六岁,是四代目水影在哪下载安装?十六岁,是四代目水影好用吗?
作者: 暗影熊提伯斯的位面之旅 08:13778.60MB
查看469.54MB
查看29.6MB
查看897.92MB
查看825.79MB
查看765.49MB
查看421.10MB
查看639.39MB
查看285.27MB
查看128.15MB
查看809.24MB
查看944.27MB
查看744.61MB
查看480.83MB
查看187.37MB
查看445.31MB
查看955.42MB
查看191.75MB
查看938.74MB
查看308.69MB
查看660.54MB
查看228.41MB
查看713.52MB
查看973.10MB
查看611.57MB
查看849.57MB
查看147.83MB
查看963.68MB
查看124.17MB
查看824.56MB
查看870.93MB
查看801.87MB
查看732.98MB
查看595.42MB
查看686.76MB
查看285.94MB
查看299.78MB
查看842.35MB
查看850.20MB
查看453.58MB
查看380.93MB
查看277.55MB
查看908.71MB
查看640.82MB
查看239.44MB
查看372.93MB
查看505.73MB
查看769.11MB
查看208.82MB
查看119.53MB
查看735.14MB
查看297.77MB
查看753.24MB
查看498.53MB
查看283.24MB
查看242.51MB
查看549.98MB
查看221.32MB
查看937.65MB
查看950.79MB
查看124.36MB
查看901.27MB
查看824.85MB
查看508.52MB
查看801.10MB
查看136.21MB
查看903.48MB
查看417.35MB
查看878.40MB
查看485.45MB
查看292.45MB
查看128.32MB
查看834.46MB
查看752.62MB
查看221.22MB
查看441.15MB
查看392.83MB
查看693.66MB
查看155.91MB
查看123.74MB
查看710.80MB
查看717.96MB
查看295.38MB
查看780.30MB
查看820.64MB
查看447.96MB
查看760.91MB
查看789.95MB
查看104.50MB
查看110.27MB
查看198.95MB
查看914.83MB
查看139.45MB
查看362.15MB
查看390.15MB
查看694.74MB
查看839.62MB
查看122.28MB
查看876.36MB
查看547.58MB
查看982.52MB
查看894.12MB
查看612.95MB
查看872.93MB
查看
714 东港ar
2023智能视听大会在青岛举行🍑
2025-06-29 0-1:45:39 推荐
484 188****2341
中国记协举办新闻茶座 聚焦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
2025-06-30 02:24:15 不推荐
190 152****8173
网络视听主题宣传论坛在青岛举行🍙
2025-07-01 22:35:05 推荐
68 神火大陆
“媒体眼·看运河”在扬州启动🍜
2025-06-29 00:20:48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