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一个致敬韩寒2.6.7🐐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搭建起文化桥梁,是湾区交流的会客厅。岭南文化是粤港澳三地共同的文化底色和财富,是沟通海外华人华侨的桥梁和纽带。广东美术馆新馆聚焦中国当代艺术和国际当代艺术发展生态研究,探索国际艺术交流合作;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精选大湾区非遗代表性项目,勾勒出粤港澳三地共同的文化根脉;广东文学馆成立“一带一路”国际文学交流中心、广东文学译介中心,推动文化“出海”,以文传声、融通中外……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根植岭南、立足湾区、面向世界,以精彩纷呈的文化交流活动,为粤港澳三地民众“连心架桥”,助力打造世界一流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和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窗口。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满载着文化瑰宝,将成为岭南文化的标志地。广东美术馆新馆特别策划推出“潮起珠江”“新时代赋”等八大展览,共展出中外700余位艺术家的900余件作品,这里传统经典与当代新作共冶一炉,岭南大师与国际名家交相辉映。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以一棵向上生长的“榕树”作为主体形象,将“家国根脉”融入展陈脉络,将非遗还原至岭南文化空间进行展示,这里可以饱览物华锦绣、品味湾区同心。广东文学馆以“时代的产物、文学的殿堂、市民的空间”为定位,这里汇聚“鲁迅家”和岭南文学名家、港澳作家精品文学展等,连通港澳台侨作家精神血脉,以文学构筑时代精神高塔。一流的展馆匹配一流的展陈,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展现了岭南文化“双创”成果,为公众奉上了高品质的文化盛宴。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丰富了文化供给,将成为大众休闲的目的地。用艺术点亮新生活,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秉承“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无论是建筑功能还是展示内容都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群众文化感受,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文化供给的新平台、新空间、新模式,为群众提供集“展、演、游、购、娱”于一体的多元文化业态服务。一条亲水栈道从白鹅潭江边绿化带延伸贯通至馆内,“白鹅潭大舞台”将上演琳琅满目的岭南文艺民俗表演,为560米长的临江景观面增添跃动亮色,让市民在出行、工作、休闲中就能与文化不期而遇,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文化供给、更加立体的文化体验,来了能像呼吸空气一样感受文化熏陶。
ONE一个致敬韩寒2.6.74月28日晚,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启用,5月1日起面向公众正式开放。这是广东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实施高品质文化供给工程的重要举措,是建设更高水平文化强省、共建人文湾区的重要抓手,必将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为广东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坐落在云山之阳、珠江之眼,风景秀美、交通便利。立足百年大计、打造传世精品,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以“文化巨轮、时光拱廊、鹅潭写意、云山艺境”为理念,创造性地将广东美术馆新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广东文学馆融为一体,三馆各自独立又有机统一,在功能容纳上集合了岭南文化主要的门类和内容,在建筑语言上大量吸收岭南建筑元素,实现了多项国内乃至世界首创。在“三江交汇”之处建“三馆合一”项目,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做到了自然与文化相贯通、功能与审美相呼应、历史与发展相统一,三馆高低错落、层次分明,从江岸向后由低到高、叠级而上,宛如一艘停靠江边的“文化巨轮”,寓意岭南文化乘风破浪、通达四海。
🐑(撰稿:磐石)1899年-日本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川端康成诞生
07-01 光凯迅🐝
1920年-德国社会科学家马克斯韦伯逝世
07-02 巨川🐞
1811年-美国女作家斯托夫人诞辰
07-01 江腾维🐟
1936年-近代民主革命家章炳麟逝世
06-30 扬弘讯🐠
1928年-古巴革命领导人格瓦拉诞辰
06-30 跃龙🐡
1969年-世界网坛明星格拉夫生日
06-30 万全🐢
1952年-美国建造出世界第一艘原子动力潜艇
07-02 校服🐣
1993年-神府东胜煤田建设全面铺开
07-02 鞋尚梦乡p
1982年-马岛战争结束,英军重占该岛
07-02 益浩扬v
1934年-电影《渔光曲》首映受欢迎
06-30 凯华洋🐤